当前位置: > 励志文章 > 无中生有的快乐停不下来


无中生有的快乐停不下来

时间:2015-04-30 13:30:40   来源:文章阅读网  作者:网络整理  点击数:187    

飞行员和另一台洗衣机

一个公务员道貌岸然地从对面走过来,你突然冲上前,跳起来给他一巴掌,看他是什么反应?愕然愣住,或者疯子一样奋起反击?

这样的场面实在刺激,你有没有设想过?朱德庸就想过。当然,他没有真的这样干。

想法稀奇古怪又充满幽默,朱德庸像极了一条逆流而行的鱼,又像反方向的钟,总撞向意想不到的地方。譬如,他是在单身的时候画《双响炮》,在结婚时画《涩女郎》,在辞职之后画《上班的故事》,隐居的时候画《什么事都在发生》,做了父亲以后画《绝对小孩》。

更有趣的是,功成名就之后,有天他突然郑重地对太太冯曼伦说,我再也不画漫画了,我要做飞行员,去开飞机!

原因简单:画画忙到厌倦,开着飞机上天,这事儿想想就觉得有趣。

朱太太慌了,哄小孩子一样百般劝慰:能开飞机的人很多,如果台湾有人可以做职业漫画家,那就是你了,多荣光啊!

这话很让朱德庸受用,于是带着“虚荣和满足”他又画了下去。

即使没有这“虚荣和满足”的诱惑,他也得画下去,因为他对太太从来都言听计从,自称“贱好男人”。生活中,太太说你去洗衣服,他说好,好,我去洗衣服,除了衣服,还有没有别的要洗啊?

难怪太太冯曼伦对丈夫朱德庸美名其曰:另一台洗衣机。

婚姻空难里的幸运儿

认真地说,年轻时候冯曼伦差一点就错过了“另一台洗衣机”。

那时,冯曼伦是《联合报》副刊版面主编,朱德庸名扬漫画界,拨电话约他吃饭,意在约稿。不喜欢应酬略略自闭的朱德庸很不想去,因为电话里冯曼伦的声音太好听,他一向认为,声音越好听的人越难看,想到要和长得难看的人共进午餐就意兴索然。次日上午,他一直睡觉,醒了也不起床。

爸爸怒了:答应了人家就得去赴约,如果不去,在家里你也没有饭吃。

无奈,朱德庸慢悠悠起床洗漱,又慢慢步行前往约会地点。这一走就是一个小时,他想,等我走到,人家饭也该吃完了,走了,那我就没事了。不料,冯曼伦深有耐心,一直在等。

更料不到的是,他刚刚望见冯曼伦的侧脸,心里轰然响起一个声音:就是她了。

他要和她结婚。未遇见前,他认为生命中一直不需要别人;遇见后,只在一刹那,他终于觉得他其实是半人,需要另外一半。

谁说这世间无有一见钟情?你以为是传说,在他人那里不过是寻常。一切如此自然,爱情来了,没有多余的枝枝蔓蔓,两情相悦,结婚,皆大欢喜。

人人都说这位留着长发的漫画家,是颠覆爱情批判婚姻的怪胎,他应是怀疑爱情不走入婚姻围城的,励志歌曲,可现在人人都知道他婚姻美满,家有贤妻又有爱子。

他带她出席各种场合,为她煮饭,欢欢喜喜做她的另一台洗衣机,出门后牵她的手行路——一个男人牵妻子的手行路,这实在平常;倘若几十年如一日,每每出行皆是手挽手,热爱如同年轻热恋之时,那就可贵了。

朱德庸是离不开冯曼伦的,或许可以这么说,有朱德庸出现的地方,譬如新书签售会或者记者采访,如果肯留意,就一定能望见冯曼伦。她就隐在人群中,望着他。倘若她不在,朱德庸就会退缩到一个人时的自闭状态,不大说话。对此,他是这样解释的:“因为少了一半。”

而冯曼伦亦是肯为朱德庸不顾一切,那年他辞职,不久她也辞去《联合报》主编之职,在家全心照顾他的衣食起居,甚至不惜停止写作。她是他的妻子,是他的孩子的母亲,是保姆,是他的第一个读者,为他打理经纪事务,做市场营销。这一切,她说她愿意。

当然,冯曼伦很清楚,她要做朱德庸的“情人”、“太太”,而不是“工作伙伴”,因此一旦朱德庸被工作牺牲自我、抽干生活中的所有快乐,她就不惜做一回“悍妻”。

在1996至1999那两三年间,朱德庸过了一段忙碌得丢失了自己的日子。约稿电话不断,钱源源不断地进来,他觉得自己就像是一部印钞机一样,每天在工作室里疯狂地画啊画,回到家就躺在沙发上两眼发直。他觉得自己病了,冯曼伦也觉到这很不正常了,她要他放慢节奏,朱德庸却说,我停不下来。

冯曼伦终于怒了:再这样下去,我和你离婚!

不由分说给他买了去欧洲旅游的机票,将他拉出工作室,停了所有工作。

也是那次旅游,朱德庸重新审视自己,用了有别于以前的视角。视角很重要,你用了什么样的视角去看,就会看见什么样的世界。他发现,他的家庭、生活乐趣,他的一切,都在所谓“成功”之后,一点点地扭曲掉了。他说,生命总有一天会回头反问自己,你到底想要什么?

最好的人生应是充满乐趣的,柴米油盐的烟火生活乐趣加上工作的乐趣,一段长的美好时光。而不是柴米油盐的味道弥漫到工作上,或者工作侵袭生活。

他决定隐居了。电脑还是要用,但上网也只为收发邮件或者查询资料,诸事完毕便关机;手机也是用的,但大多时候关机,需要拨打或接听电话时开机;有选择性地出席邀约。

也是在那之后,他画了《什么事都在发生》,这是他个人最钟爱的作品之一。这本书里的故事,都是关于人生困境的,爱情、婚姻、理想、沟通……他惯有的辛辣笔锋演进为悲悯荒凉,画出忙碌的现代人生命底色的苍白荒谬。他希望提醒终日匆匆赶路的现代人,“抵御成功对人的扭曲”。毕竟并非人人都做CEO,就像所有的动物并非都做狮子,其实只有狮子会成为狮子,那么牛或者兔子就好好演好自己的角色吧,找寻生活乐趣保持快乐最重要。

和冯曼伦牵手在台北街头没有目的的闲晃,回家后静心画画,或者进了厨房为太太煮饭,或者去读那些太太为他挑选的书。

冯曼伦是朱德庸的读书顾问。她经常去书店,买许多书回来,然后用神奇的速度读完,告诉丈夫,这本书适合你,你会喜欢;这本书你不要看了,你看不下去的。朱德庸因此省去许多挑选的过程,所读之书本本都是他喜欢的,且于他甚有帮助的。得妻如此,夫复何求?

这是朱德庸的生活乐趣,亦是他的幸福源泉。幸福是最单纯不过了。

他说过,大概90%的爱情都是让人失望的。很幸运,他的爱情在另外的10%之内。亦如他所说:所有的婚姻都是一场空难,大部分人丧身了,一部分人可以存活下来,我就是存活下来的一部分。

我是你弟弟,不是你爸爸

在画《绝对小孩》之前的朱德庸,有两种题材从来不碰:一是动物,一是小孩。不画动物是因为太爱动物了,以至于无法在它们身上开任何玩笑。不画小孩是因为太讨厌小孩了,根本排斥画小孩。

讨厌小孩不是无来由,幼年朱德庸是一个不被人喜欢的小孩。他不喜欢学习,字的笔画老是写错,数学总是考十几分,这使他成为老师不喜欢的差生,以至于后来都没有学校肯接收他,他像一个皮球被踢来踢去。

那时朱德庸最爱做的事就是,画漫画,把在学校受的气发泄出来,在画里不仅丑化老师,还让他死得很难看。这样,第二天在学校见到老师,他笑着说“老师好”时,心里暗暗偷笑:你都不知道你死了多少回了。

他没有愉快的童年,竟也很不愉快地连小孩都讨厌了。

生活总有一种不动声色的巨大力量,使你爱上本来讨厌的。因了这力量,朱德庸有了七个孩子:朱重威,披头、五毛、讨厌、宝儿、比赛小子和贵族妞。

其中朱重威是朱德庸和太太冯曼伦的生子。其余六个就是《绝对小孩》中的主人公。

朱德庸一开始一点都不喜欢朱重威。孩子出生后,他躲了整整三天,不闻不问。太太无奈了,叹口气说,这小孩我来养就好了。

热门专题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