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 > 励志故事 > 励志创业人物故事


励志创业人物故事

时间:2022-12-07 04:01:02   来源:文章阅读网  作者:网络整理  点击数:3    

那些创业人物的励志故事总能激励无数的创业者,那么励志创业人物故事都有哪些呢?一起来看看吧。

励志创业人物故事:魅族创始人黄章

作为魅族科技的灵魂人物,黄章早在20xx年就基本退出了公司的日常管理,已经多年没有出现在魅族公司。不过虽然黄章不出现在公司,但他平时都在家办公,很多高管会议也都在黄章家中举行。而且魅族的产品仍然完全都由黄章把控,魅族推出的每款手机也都有黄章的烙印。

他隐匿于江湖多年,从不做产品广告,不接受媒体采访,不注重在媒体上的宣传,“偏执狂、疯子、狂人”等都是外界对黄章的评价。但他却会在魅族社区与众网友彻夜长谈,不把自己当领导,平易近人。那么,这位颇具争议的企业家到底有多“疯狂”?

挖“农产品”换路费

在珠海的大街上,你如果碰到黄章,一定不会把这位身材瘦弱、容貌平凡的他从人群中分辨出来。的确,黄章太平凡了。他就像一位大学刚刚毕业的学生。其实,黄章都没有上过大学,出生于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汤西镇农村的黄章,连高中都没有读完。

这个连高中都没有毕业的小伙子,却对机器有很强的认知天赋,从小就喜欢拆东西,尤其喜欢拆电子设备这类特殊机器。一次,他居然拆了村里的第一台电视机。当时,电视机是村里的宝贝,小孩子敢拆电视机,就成为村里记录至今的重大事件。如此,印证黄章从小就是不知天高地厚的“技术狂人”。换句话说,他从小就具有疯子的行为。

由于对电子电器过于痴迷,黄章的父亲狠下心把他“赶出”家门,让他自己创业。于是黄章从自家地里挖了一些“农产品”换来路费,前往大城市打工。在进入电子行业之前,黄章做的是码头搬运工这种收入微薄的工作

因为根本不是自身兴趣所在,黄章最终没有在搬运工领域崭露头角,而是进入到电子行业。因为热爱,所以用心,在不懈的努力下,黄章的事业开始如鱼得水,一步步向成功迈进。直至20xx年底,imp3闪存论坛上突然出现了一个以ID“全能国货”发表的帖子,介绍了一个即将诞生的品牌产品——魅族。

魅族刚创业起步时,公司只有5个骨干,但是,包括黄章在内,却有3个人搞技术。他开发的MP3产品,技术、性能还有品质,都十分优秀。由于没有自己的销售渠道,黄章开始陆续与其他厂商合作,帮别人贴牌。所以,最初的魅族产品有很大一部分是以昂达的品牌出售的。于是,用户们开始争论到底是谁贴了谁的牌。当时,昂达是比较知名的品牌,魅族在不停地被用户与昂达产品的比较之中,逐渐地有了一定的知名度,树立了自己的品牌。

推倒“别墅”的魄力

黄章在修建魅族的珠海办公楼时,食堂地板被砸掉了三次,因为他觉得不满意;他自己买了一块地,建了个别墅,也是因为觉得不够好,便将别墅拆了按照自己的想法重建;因为对产品细节的苛求,他不惜背弃承诺,忍受成本煎熬也要重塑产品,致使魅族M9手机推迟上市;

MX3样机被他拿到把玩仅两小时后,就发现手感没有模型好,透过3D扫描,显示样机和模型偏差了0.07mm。为了这区区0.07mm,改18套磨具,耗资百万!就是这种连食堂地板都要如此精益求精,连0.07mm的误差都要追求极致的精神,才有了成千上万魅友的追随。

在公司战略的决策上,黄章确实也有推倒“别墅”的勇气和魄力。大约在20xx年,黄章看到了MP3播放器产业的衰势,于是破釜沉舟地放弃了国内MP3市场领头羊的地位,投身智能手机市场。魅族倾尽了两年时间才打造出M8,尽管市场褒贬不一,但在当时确实取得了不错的成绩。

而当Android概念方兴未艾时,黄章带领魅族再次按下了Reset的按钮。由于魅族第二款手机M9市场表现超过预期,公司内部一个类似诺基亚“PC套件”的项目眼看着也即将完成。借助这个服务,用户可以备份通讯录、短信、日历信息。硬件加服务,就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配套服务。然而,黄章的一个决断让这个服务“胎死腹中”,而它的替代者正是——云服务Flyme.

或许正是因为黄章偏执自傲,使他成了众矢之众。有人揶揄称他故作姿态,有人说性格使然。专注、偏执、吹毛求疵乃至疯狂另类,但不可否认的是“中国乔布斯”的名号已经深深地烙在他身上。尽管有人说魅族是苹果的山寨版,但黄章在论坛上放出豪言:“不做中国的苹果,要做世界的魅族。”

黄章惯用的都是不按商场游戏规则出牌的疯狂战法,但每一次都大获全胜。一位也是企业家的朋友,击节赞叹黄章的聪明。他说,只有黄章这样被别人视为疯子的人,才能专注地去追求产品的极致。黄章不是疯狂,而是高明,是前途无量的企业家,如果有朝一日黄章成了中国首富,大伙一点也不要大惊小怪。

不露面的“世外高人”

魅族大厦侧边的自行车车棚里,有一辆白色的奔驰,它跟自行车混放在一起,落满尘埃,一停就是三年。魅族员工对此习以为常,仿佛这并非上百万的跑车,而是一辆大号自行车。大家都知道这辆车的主人是黄章,但没人记得这辆车从什么时候开始闲置。作为创始人和公司所有者,黄章已经有3年没来魅族公司的办公室上班了。

“他像一个世外高人,在隐隐看着公司。”魅族CEO白永祥这样描述他。在魅族M9取得一定的成绩之后,他开始淡出公司的经营,将繁杂的日常工作交给CEO白永祥,自己则专注于产品设计和体验。黄章很少来公司,而是在家办公。他设在魅族大厦5层的大办公室空空荡荡,没有一点他个人的痕迹,常常被行政部门用于接待客人的贵宾室。

黄章不善言辞,从不接受媒体采访,却以“J.Wong”的论坛ID为外界熟谙。在魅族公司的网络论坛上,黄章是最活跃的用户。他喜欢和粉丝们交流,也喜欢和网友们打嘴仗。作为一位超级发烧友,他经常为技术问题和网友们彻夜讨论,也常常争论不休。粉丝和网友提出的疑难问题,总能得到他的亲自解答。

有些经销商不守规矩,黄章还会忘掉自己已是大公司老板,像愤青那样在论坛上勃然大怒。每天,黄章都会在论坛上泡上几小时,常常在深夜一两点钟还在发贴。从20xx年到现在,黄章发布了近6000个贴子,平均每天3个!

黄章这个“世外高人”,还有一个特殊技能就是拥有木匠的手艺。家中的不少家具都由他亲手打造,比如他曾自己购买木料,设计、并手工刨制出一个电视柜。在不了解他的外人听来,这就好比明熹宗朱由校的事迹一样疯狂。

事实上,黄章一直扮演公司首席设计师的角色,在设计手机外形时,他会用打造家具的刨子打磨出很多个模具,从中选择一个大小最合适手感最好的交给工程师,然后工程师会按照这个木质模型打造一个钢质的模具。魅族MX机身背部的倒角就是这样诞生的。

励志创业人物故事:从一粒米白手起家的成功故事

提起台湾首富王永庆,几乎无人不晓。他把台湾塑胶集团推进到世界化工业的前50名。而在创业初期,他做的还只是卖米的小本生意。

早年因家贫读不起书,只好去做买卖。16岁的王永庆从老家来到嘉义开一家米店。那时,小小的嘉义已有米店近30家,竞争非常激烈。当时仅有200元资金的王永庆,只能在一条偏僻的巷子里承租一个很小的铺面。他的米店开办最晚,规模最小,更谈不上知名度了,没有任何优势。在新开张的那段日子里,生意冷冷清清,门可罗雀。

刚开始,王永庆曾背着米挨家挨户去推销,一天下来,人不仅累得够呛,效果也不太好。谁会去买一个小商贩上门推销的米呢?可怎样才能打开销路呢?王永庆决定从每一粒米上打开突破口。那时候的台湾,农民还处在手工作业状态,由于稻谷收割与加工的技术落后,很多小石子之类的杂物很容易掺杂在米里。人们在做饭之前,都要淘好几次米,很不方便。但大家都已见怪不怪,习以为常。

王永庆却从这司空见惯中找到了切入点。他和两个弟弟一齐动手,一点一点地将夹杂在米里的秕糠、砂石之类的杂物捡出来,然后再卖。一时间,小镇上的主妇们都说,王永庆卖的米质量好,省去了淘米的麻烦。这样,一传十,十传百,米店的生意日渐红火起来。

王永庆并没有就此满足。他还要在米上下大功夫。那时候,顾客都是上门买米,自己运送回家。这对年轻人来说不算什么,但对一些上了年纪的人,就是一个大大的不便了。而年轻人又无暇顾及家务,买米的顾客以老年人居多。王永庆注意到这一细节,于是主动送米上门。这一方便顾客的服务措施同样大受欢迎。当时还没有“送货上门”一说,增加这一服务项目等于是一项创举。

王永庆送米,并非送到顾客家门口了事,还要将米倒进米缸里。如果米缸里还有陈米,他就将旧米倒出来,把米缸擦干净,再把新米倒进去,然后将旧米放回上层,这样,陈米就不至于因存放过久而变质。王永庆这一精细的服务令顾客深受感动,赢得了很多的顾客。

如果给新顾客送米,王永庆就细心记下这户人家米缸的容量,并且问明家里有多少人吃饭,几个大人、几个小孩,每人饭量如何,据此估计该户人家下次买米的大概时间,记在本子上。到时候,不等顾客上门,他就主动将相应数量的米送到客户家里。

王永庆精细、务实的服务,使嘉义人都知道在米市马路尽头的巷子里,有一个卖好米并送货上门的王永庆。有了知名度后,王永庆的生意更加红火起来。这样,经过一年多的资金积累和客户积累,王永庆便自己办了个碾米厂,在最繁华热闹的临街处租了一处比原来大好几倍的房子,临街做铺面,里间做碾米厂。

就这样,王永庆从小小的米店生意开始了他后来问鼎台湾首富的事业。

王永庆成功的例子说明,不要以为创造就非得轰轰烈烈、惊天动地。把一粒米这样细小的工作做好同样也是一种创造。

励志创业人物故事:小伙创立了一个成功的面料品牌

20xx年,还不满30岁的丹尼尔(Daniel Harris)创了一个家公司伦敦面料(London Cloth Company)。然而一切只是源于他买了一部1920xx年的古董纺织机。

在艺术学校学了一些缝纫技巧的丹尼尔,毕业后靠这些缝制手工,替一些广告公司、时装业打零工赚取生活费。

20xx年的一个秋天一个偶然的机会,丹尼尔在威尔士乡村的一个老仓中发现了一台老旧黑色的织布机,这家主人对丹尼尔说:你要不要这部织布机,便宜卖给你,因为如果你不要,我们就要拆解成零件卖给回收商了。

丹尼尔说:这可是一部1920xx年hattersley 织机呢。不忍心被拆解的丹尼尔于是买了下来。从没有学过如何织布的丹尼尔,并不知道如何使用这部老织机,但是基于爱护这个美丽的古董织机,他花许多时间把零件一一拆解下来。

他把生锈的部份磨去、把断了的皮带换新,将电源重新街上,一点一点的丹尼尔透过重组,了解了这部机器的性能。接下来他更学会织布,一年后,丹尼尔又收购另外两个织机,然后持续的,丹尼尔一直收藏老织机,至今已经有41吨的织机,有的织机甚至可溯及1870年代。

不只是收购织机,他更用这些老织机织布,现在的 London Cloth Company 生产各式不同的面料,从平织、格纹、斜纹到人字纹等等,也拥有了固定合作的客户。

这些客户不乏赫赫有名的品牌,如成立于 1894 年的英国经典品牌 DAKS、伦敦裁缝订制街 Savile Row、老牌男装 Hardy Amies,以及伦敦文青最爱的 Ally Capellino。

除了为合作客户生产配合过常销售的款式,LondonCloth Company 也接受各种订制织布,并不断开发新的款式。例如多达 63 种的靛蓝色的丹宁面料就受到日本客户的青睐,日前才运送了约 1000 米前往日本。

就连我家的猫 Flo Rida 也特爱这款靛蓝布!丹尼尔说。

受到来自新西兰、澳洲进口羊毛的影响,英国的羊毛工业受到严重打击。一脸稚气的丹尼尔充满了理想,他不只是抢救那些老的织机,为了保障英国的羊毛工业,丹尼尔坚持采用英伦三岛的羊毛呢,这些本地产,纯天然未经染色的面料受到许多客户的欢迎。

从20xx年创立了这家用老织机织布的面料公司,透过脸书的传播渠道,引来许多杂志媒体的报导,丹尼尔迅速红了。他将工厂搬入了一老的空军机库中,这里放入了他所收藏大量的老织机,受到工业革命影响,被人类所遗忘的老织机,在丹尼尔的抢救下,不仅恢复了光彩,并开始不停止的生产那些令人怀念的面料。

丹尼尔说:你以为是自己拯救了这些旧型机械,其实是它们引领你找到的了人生志趣。

热门专题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