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外也有很多励志的故事,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关于英国的励志故事吧。下面是励志人生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英国励志故事,供大家参阅!
英国励志故事:JK罗琳
她出生在英国格温特郡一个普通的家庭,父亲是飞机制造厂一名退休的管理人员,母亲在一家实验室做技术员。小时候的她相貌平平,戴一副眼镜,爱好学习,有点害羞,流着鼻涕,还比较野。她从小喜欢写作和讲故事,6岁就写了一篇跟兔子有关的故事。妹妹是她讲故事的对象。创作的动力和欲望,从此没有离开过她。那时她梦想将来能成为一个大作家,出名的,令人崇拜的。
长大后,她喜欢上了英国文学,大学主修的是法语。毕业后,她怀着美丽的梦幻只身前往葡萄牙发展,随即和当地的一名记者坠入情网。无奈的是,这段婚姻来得快也去得快。不久,她便带着3个月大的女儿回到了英国,牺身于爱丁堡一间寒冷无比的小公寓里。找不到工作的她,只好靠着微薄的失业救济金养活自己和女儿。
有一段时间,她疯狂地写作,写自己的遭遇,写人间百态,写自己的所见所想,凡是她能想到的,她都写了。她希望多发表文章,能以此能改善生活,希望自己能像那些成名的作家一样,随便写点文字,大笔稿费就自动送到家了。但现实很残酷,一年间她仅发表了7篇文章,其中三篇没有稿费,只给她几本刊物。
没有人知道她当时的郁闷,她没有人知道她的颓废,她觉得自己快要活不下去了。生活实在太窘迫。她原本就是一个爱美的女子,正值青春,她渴望穿时尚华丽的衣服,喜欢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,可每当年幼时那些斑斓芬芳的梦想再次涌现时,她都难过得哭了。
24岁那年,她从曼彻斯特到伦敦旅游,这次行程改变了她的一生。当行驶的火车在一个小站停下时,她看见外面有一个瘦弱、戴着眼镜的黑发小巫师,一直在穿过车窗对着她微笑。她微笑很可爱,很调皮,一下子抓住了她心,她突然觉得自己好像在什么地方见过这微笑,竟然十分熟悉。于是,她萌生了一个念头:以这个小巫师创作一部作品。这部作品是虚构的,把自己多彩的梦幻融入进去,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,给人展示另一个世界。
接下来,她开始动笔。为了节省家里的暖气费,她总是呆在小咖啡馆里写作,由于没钱买纸张,她只有把故事写在捡来的小纸片上。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10岁小男孩,瘦小的个子,黑色乱蓬蓬的头发,明亮的绿色眼睛,戴着圆形眼镜,前额上有一道细长、闪电状的伤疤……
尽管写作很辛苦,但她没有退缩,因为她不甘心领取救济金,她相信自己的能力,即使经历了伤害和磨难,她也要用自己的双手吃饭。
小说完成后,她把它寄给了她几家出版社,但没有哪一家出版社愿意接受。那时,作为一个单身母亲,她的生活极其艰辛,当然没有钱自费出版了。后来,一个家濒临倒闭的小出版社冒险出版了这部小说;再后来,美国一个不入流的小制片人觉得这部小说的故事不错,便把它搬上了荧幕。
谁也没有想到,在短的时间后,她的小说长期占据了世界畅销书榜首的位置,那家小出版社起死回生声誉大震,以小说拍摄的电影风靡全球,那个不入流的制片人也因此跻身一流的制片人行列。
她叫J·K·罗琳,她的作品是《哈利·波特》。《哈利·波特》一连出版七部,每部都引起轰动,备受瞩目,好评如潮。已被翻译成63种语言,在全世界的发行量已经超过4亿,创造了出版史上的神话。
在成功面前,J·K·罗琳没有忘记自己曾经历过的苦难,成名后,她热衷于人道主义的慈善活动。20xx年9月,她出任“单亲家庭委员会”形象大使,并捐出了50万英镑。20xx年3月,她特地为戏剧救济基金会创作了两部小说,将所得钱款捐助给了该基金会。20xx年4月,为了纪念她的母亲,她又为“多发性硬化症协会”捐了25万英镑。
如今,J·K·罗琳时常出现在各种晚会上,她已不再年轻,在岁月的磨砺中,她的面庞留下了沧桑。可是,透过岁月清晰的刻痕,你会发现,她的目光是那么清澈,她的笑容是那么纯真。她长得并不美,可她有孩子般的天真,成就了另一种美。
她说:“在成长的过程中,难免会遇到各种痛苦,敏感、纤细、难堪、害羞、冒失、煎熬,这都是要经历的过程,它们都是成长所必备的无素。成长是生命最大的犒赏,值得我们去尝试。”
是的,成长是生命最大的犒赏,在经历挫折与打击后,我们才能更加体会到生命的真味,去让自己的心灵开出一朵芬芳的花!曾经有过黯淡,但双眸依然闪光;曾经有过杂乱,但一路奔跑成长,这就是人生最好的铭记。
英国励志故事:英国首相-戈登·布朗
戈登·布朗出生在苏格兰一个普通的牧师家庭,从小志向远大。12岁时,布朗就和哥哥约翰说服工党,允许兄弟俩在自己创办的报纸上刊登当时工党领袖哈罗德·威尔逊的一篇文章。
厄运不期而至。高中快毕业时,布朗遭遇变故。在同教师举行的一场橄榄球赛中,他被踢中头部,左眼视网膜脱落。他在医院待了几个月,双眼均缠上绷带,接受了三次眼部手术,受尽煎熬,最终不得不接受左眼失明的事实。
对于一个风华正茂的有志少年来说,失去一只眼睛,何等残忍。那段时间,布朗心灰意冷,躲在屋子里不出门,讨厌陌生人的蔑视,更憎恶亲朋的同情,从朝气蓬勃变得郁郁寡欢。
父母看在眼里,疼在心上,尝试开导劝慰,却毫无收效。
恰好,布朗的哥哥约翰从大学回家休假,他千方百计地想帮助弟弟走出低谷。一天,他欢天喜地地回到家,找到布朗,塞给他一把手枪和6发子弹。布朗有些惊奇,小心翼翼地抚摸着手枪,问:这是一把能开火的真枪?约翰拍着弟弟的肩膀说,当然了!我们到户外进行实弹射击,玩个痛快!
布朗犹豫了片刻,终于起身和哥哥一起出了门。
来到屋后的小山冈,他们将目标定于20米开外的一棵橄榄树。约翰率先举枪,眯起左眼瞄准,也许是紧张,又不懂技术要领,他连开三枪都没有命中目标,只好把枪交给布朗。布朗的前两发子弹都射偏了,有些沮丧。约翰在一旁鼓励:“别放弃,你还有一次机会!”这一次,布朗屏气凝神,果然击中了树干。
约翰欢呼着抱住弟弟,兴奋地说:“刚才我努力眯紧左眼,很吃力,所以没有瞄准。你比我有优势,因为上帝替你蒙上了左眼,你可以心无旁骛,专心瞄准目标!”
约翰假装无心所说的话,深深打动了布朗。一瞬间,他感觉浑身重新充满力量。第二天,他又回到了学校学习。
16岁时,布朗获得了苏格兰著名学府爱丁堡大学的奖学金,成为该校当时年龄最小的大学生;24岁时,布朗发表了自己所谓的“苏格兰红皮书”,俨然以英国首相的口气对苏格兰的状况进行分析。
这位热心政治的青年,积极参与各种社团活动,难免会树立一些反对派。他的对手们常常借他的盲眼嘲笑他,攻击他,但他总记得当年哥哥的鼓励。在许多次演讲中,他激昂而自豪地宣称:“我的左眼是上帝为我蒙上的,就是希望我能专注于我毕生的事业,专注于我的目标,执著向前!”
眼疾反而加强了布朗奋斗的决心,他迅速在政坛脱颖而出。46岁,他当上了英国历史上任期最长的财政大臣,如今他接任布莱尔成为英国最新一任首相。
布朗说:“每一个经历都在塑造你。我只能坚持信念,保持积极。人生最重要的是要在逆境中坚持下去,不让环境击垮你。”
英国励志故事:利迪尔
他选择了体育,想成为体育明星,露天的小体育馆里经常出现他矫健的身姿。那时他已22岁,已经获得了一次次的殊荣。最让他自豪的是他的100米短跑,他的成绩是世界第一,是当时的"飞人"。
在国人的心目中,那一年在巴黎举行的100米短跑冠军非他莫属。可想而知,一个人若取得了如此大的成绩,对他的威望、收入、名气该有多大的影响,他比任何人都明白,然而却做出了让国人震惊和愤怒的决定:取消参赛。是什么让他决定放弃唾手可得的荣誉?是信仰。因为按照赛程,100米预赛安排在星期日,"明天就是星期日,我要去礼拜,这是我多年的习惯,我决不能改变。"这就是他的全部理由。
舆论的谴责改变不了他的选择,国人的愤怒改变不了他的选择,王子亲自出面以国家的名义规劝他,仍然改变不了他的选择,在当时情况下哪怕是杀了他,仍然不能使他动摇。态度如此之坚决,无疑是信仰的力量。
信仰使他放弃了最擅长的100米比赛,但200米和400米他参加了,并且取得了佳绩。200米铜牌,400米金牌,并且打破了男子400米的奥运记录。后来他说:"如果连信仰都不能坚守,那我将一事无成,更不会在以后的比赛中取得突破。"
他就是英国著名运动员利迪尔。
热门专题: